为全面规范和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根据《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修订)》及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相关规定要求,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现将清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固定资产清查时间及内容
清查基准日:2023年3月15日, 实物盘点截止日期6月15日。
清查起止日期:2023年3月至6月。
清查内容:学院所有固定资产(分布在全院各二级学院、处室、“访惠聚”工作队等)
二、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组织及实施情况
2023年3月,学院本年度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启动,各二级学院和处(室)按照要求认真完成资产清查各项工作,并基本按时完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资产自查、实名制整理工作,初步实现学院固定资产全部纳入网上平台管理。
资产设备科于2023年3月至7月进行了全院固定资产业务的指导和核查工作,其中对医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纺织工程学院3个二级学院及各处(室)进行了实地核查,对其他二级学院在管理系统上进行了账目核对和实地抽查,核实固定资产的账实情况及使用情况。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绝大多数部门主要领导重视资产工作,克服资产量大、管理事务繁杂的困难,亲自安排部署,管理职能分工明确,爱惜资产、资产摆放有序、资产管理落实到人,按时按要求完善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数据等。
今年是学院固定资产全部进入信息化管理第一年,资产设备科将已上传平台9.24亿的资产数据按登记权属分到各部门,各部门在计划时间内对数据和实物进行核实、自查并将资产认领到每个人,对开展网上平台资产实名制管理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网上资产认领及时、资产数据清晰、能够完全在网上平台办理业务较突出的部门有:公共基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认真核查实物资产、积极配合信息化管理较突出的部门有:机电工程学院。
绝大多数资产管理员工作责任心强,积极主动配合学院开展资产管理各项工作,较突出的同志有:王思涵、向燕、王聪、朱婷、李明乐、高雅、郭艳丽。
三、资产清查结果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3年8月1日,学校固定资产总计原值923537550.82元,净值:744780409.87元。其中:房屋和构筑物原值457215670.71元,净值:433319239.95元;设备原值:428606677.41元,净值:281265124.75 元;文物和陈列物原值:418890.00元,净值:418890.00元;图书和档案原值:2916158.10元,净值:2916158.10元;家具、用具、装具原值:25601385.63元,净值:19224151.25元;特种动植物原值0元,净值0元;无形资产原值8778768.97元,净值7636845.82元。经核查,固定资产账与财务账相符,263件便携式电子设备均办理了借用手续,各二级学院及全院的固定资产基本情况如下图:
(二)取得的成效
由于领导重视,计划周密,各部门的积极配合,资产清查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1.资产信息化管理已全面铺开。截至6月初,全院各部门对资产管理系统上数据和实物核对自查进度达到100%,固定资产领用全部落实到人头,人人可登录资产管理系统查看自己名下管理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入库、清查、调拨、报废等业务 “零跑腿”在线签审办理已全面铺开,进一步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2.摸清学院固定资产家底。通过全面清查,基本摸清了各部门的资产情况、管理现状和使用状况,为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及更好地编制年度预算、推行学院二级核算做好了充分准备。
3.强化了资产管理意识。通过邀请专家在全院进行培训,以及在清查过程中进部门进行政策宣传、业务指导及整改落实,增强了全院教职员工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意识,有利于更好地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4.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根据清查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进一步优化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完善资产管理各项制度,加强资产管理内部控制。
(三)存在问题
学院固定资产体量大、分布广、变动频繁,管理上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个别部门对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个别部门领导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资产管理员更换频繁且交接不认真,甚至推诿职责,影响资产日常管理工作的实效,如固定资产清查内容不全面、管理系统数据与实物核实工作不认真、资产保管人信息不准确、资产手续办理不及时等。
2.制度学习、执行力度不够。近年来,学院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各项制度,对资产管理各流程作了明确规定,并通过每年开展业务培训、学院网站公示等方式进行宣传,但个别部门依然存在不及时在资产管理系统办理手续或滞后办理资产相关手续、报废资产未按通知要求集中堆放等现象,从而增加资产管理工作难度。
3.资产管理信息不准确。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维护不及时,存在资产保管人、存放地信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资产认领流程处理不及时、标签张贴不规范等现象,影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
(四)改进措施
固定资产是维护学院正常运行、促进教学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学院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针对清查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下:
1.强化责任意识,压实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执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管理、责任到人”资产管理机制。资产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资产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资产清查等工作。压实部门主要负责人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明确分管资产领导的职责范围,强化部门资产管理员的管理责任,落实“谁使用、谁负责”的资产保管人的保管责任,并和绩效考核紧密挂钩,促进管理责任的落实。
2.利用好信息化手段,完善制度落实工作。今年资产管理业务全部在网上管理平台展开,并持续深入推进,对固定资产的入库、借用、归还、维修、盘点、报废和统计实现全过程动态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真实反映学院固定资产的存量和使用情况,为学院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继续面向全院开展业务培训及院内交流活动,加大资产管理制度宣传,提高资产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加强监督检查,抓好制度落实,增强全体教职员工资产管理意识,把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实行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在今后的工作中,各部门要加强配合,充分利用好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动态化,进一步提升全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